常纪文: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前景广阔,能拉动GDP、促进就业

Posted by admin / 2022-09-29 11:03 / 建筑节能改造,楼宇节能改造 / 1476 / 0

从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我国“双碳”发展按下快进键。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正推动着我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

“双碳”目标之下,企业该如何转型?5月26日,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双碳之策”分论坛上,国务院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远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炜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常纪文表示,追求“双碳”目标必须坚持先立后破,如在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新旧能源的作用发挥要有效衔接,兼顾降碳和能源安全;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也是一样,有些传统产业应有序退出而不宜过急地退出,否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不利于“双碳”目标推进。

参与讨论的两家企业都深耕建筑领域,从建筑业的低碳转型看,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业界普遍认可装配式建筑在减碳方面发挥的作用。常纪文表示,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前景广阔,还能拉动GDP、促进就业。国家已在推广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发挥作用的时代正在到来。

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见成效

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的“双碳”目标,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双碳”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又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常纪文评价称,一年多来,我国在“双碳”工作尤其是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社会生活等方面均有体现。

据常纪文介绍,在能源方面,去年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青海省海南州、海西州开工,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的比重有效提升。传统能源低碳转型也取得积极进展,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就是一个例子。

工业方面,我国正在制定相关方案,对工业设备进行低碳化、循环化和绿色化的改造。从实际情况看,工业减碳目前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钢铁厂、水泥厂等能耗控制的效果不错。农业方面,据他在湖南、西藏、内蒙等地的调研,发现农业甲烷的控制现在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些地方畜禽养殖的粪便集中资源化,收集沼气,再通过沼气燃烧产生蒸汽或发电,减少甲烷的直接排放;一些地方发展旱作水稻,也减少了甲烷的排放。

建筑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特别是在现场统一施工,减少碳排放、环境干扰等。交通方面,按照之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和现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的意见,交通领域“公转水”、“公转铁”、水陆联运工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提升,也就是说通过规模化、低碳化、绿色化的运输减少了交通过程中的碳排放。社会生活方面,目前正在倡导社会生活的绿色化转型,包括垃圾分类、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这些基础正在慢慢夯实。

新旧能源转换要有效衔接,兼顾降碳和能源安全

去年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多地“运动式减碳”“拉闸限电”现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如何避免这些现象?常纪文给出对全国不同区域和行业开展研究的结论:不同风险等级的地区,无论是新能源的建设,还是工业低碳化的提质增效,都必须坚持先立后破。

按照国家文件的要求,206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要达到80%,“这意味着未来清洁能源的比重会慢慢提升,煤炭、煤电比重会慢慢下降。”常纪文同时强调,在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壮大和传统能源的比例缩小要有效衔接,如果新能源没有壮大,传统的能源退得过急,就可能会出现能源保供的安全问题。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也是一样,有些传统产业不宜过急地退出,否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双碳”目标推进。

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常纪文表示,做到先立后破,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基础、优势和特色制定长期战略,应“有可为有可不为”,把自己优势的低碳、绿色和循环产业做大做强。此外,产业形态和就业形态也会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发生改变,因此企业要先看“双碳”工作的方向是什么,顺着方向去找自己能够做的,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碳排放降低的有机协调。

建筑节能改造可拉动GDP,且能刺激就业

从建筑业的低碳转型看,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业界普遍认可装配式建筑在减碳方面发挥的作用,这一领域的前景也很广阔。

常纪文介绍了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城镇改善型住宅、老旧建筑改造升级以及农村建筑的升级换代。“我在东北农村调研过几次,现在很多采用了装配式建筑,用的模块式的保温材料,效果不错。一两天就能建完,不产生什么建筑垃圾,还能延长建筑的寿命。当前南方农村地区的房子普遍没有北方的保温,住户夏天冬天都还要开空调(调节室内温度),房子不保温容易浪费能源,所以未来农村的节能建筑市场还很大。”

企业代表在讨论中提出,我国既有建筑600亿平米,老旧建筑有300亿平米,改造越早,“双碳”实现的时间越早。所以老旧建筑改造应该作为一个强制性标准,路径上建议从北往南,通过这个方式也可以拉动国内的经济和就业。

常纪文也赞同这个建议。他表示,建筑节能改造可拉动的GDP空间非常巨大,建筑节能改造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会刺激就业。我们的技术工人未来还可以走出国门,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并且形成我国的产业优势。

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发挥作用的时代正在到来

虽然前景广阔,不过在圆桌讨论中,两家企业代表都谈到他们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好的节能材料技术当前还很难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对此,常纪文表示,从近一年多发布的“双碳”文件看,未来一定会推广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无论是公共建筑、国有企业建筑等,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都不通过。“这些政策法规又将创造更多新的需求,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发挥作用的时代正在到来。”他说道。

除了政策支持,企业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常纪文指出,一是要高质量,在装配式建筑大面积推广后,不排除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情况,行业会优胜劣汰,所以必须强调质量和标准;二是价格,至少不能高于现有建筑,量产后价格就会降下来,这需要国家大力的支持引导;三是要便利化,包括运输、管理等环节的便利化。

在有企业代表谈到“建筑业应从现有的离散模式转为集约化、产品化模式”时,常纪文强调,要让消费者接受,更重要的是专业化,有了专业化的设计、施工,产业化才能实现。除了提供标准化产品,还可以为客户定做。

“质量、价格、便利化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相信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十年会越来越普遍。”常纪文进一步称,企业看准了方向就应该迈一大步,有一些事情最忌讳的是迈半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薛京宁


注:本文转载自新京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010-63276613 / 010-68468133

7x24小时客服热线: 157 9070 6365